國際稅收舞臺上閃亮的中國“星”
作者:劉雪梅、陳志新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跨國稅源的爭奪日趨激烈,考驗著各國的征管能力。
有避稅,就有反避稅。在中國國際稅收領域有位“重量級”的反避稅專家——他就是國家稅務總局蘇州市稅務局反避稅團隊負責人、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優秀青年衛士朱海。
“談判專家”
時間回到2014 年。“產量占60%,凈利潤只占8%?子公司的獲利水平與對A集團的價值貢獻明顯不匹配,避稅嫌疑很大。”一家世界500 強的知名跨國公司A 集團進入了朱海的視野。
主動出擊,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朱海和他的團隊充分準備,從容應對,他們收集的各類信息數據放在電腦硬盤中就有6G,這些資料全部打印出來,裝訂成冊之后有三四米高。“明天就要和跨國企業談判了,我得抓緊時間,再把準備工作做細一些!”午夜時分,朱海仍在辦公桌前伏案工作。
談判對手是A 集團副總裁,一位在國際稅收領域深耕近40年、對國際通行稅收規則了如指掌的談判高手,同時對方還聘請了國際頂尖的兩家會計師事務所和一家律師事務所。
談判伊始,A集團居高臨下,咄咄逼人。憑借磋商談判前的反復模擬演練以及扎實的業務功底和多年積累的實戰經驗,朱海和他的團隊見招拆招。
經過20 輪談判,唇槍舌戰之間,A 集團見識到這位中國專家的厲害。最終,A 集團補繳稅款及利息14 億元,江蘇子公司在整個A集團的利潤占比一下子由8%調整到近40%。這也成為中國反避稅單案補稅額度首個超過10 億元的案件。“國家利益,分毫必爭。”朱海堅定地說。從事反避稅工作以來,朱海帶領他的團隊通過反避稅補征稅款120 多億元,單案補征稅款超億元的案件達25 個,有力地捍衛了中國的稅收權益。
“大學教授”
作為一名資深的反避稅專家,朱海深知,只有提高國際稅收話語權,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稅源競爭中維護中國稅收的正當權益。在實踐領域,朱海像一名“大學教授”,致力于國際稅收理論研究,探索在國際稅收規則重塑背景下,如何更多地發出“中國聲音”,更好地傳遞“中國智慧”。
攻堅克難方顯英雄本色。朱海帶領團隊向反避稅前沿的一座座橋頭堡發起沖鋒。“利用刻意抵消交易實施避稅”的識別方法,針對“來料加工”企業的反避稅調整……一個接一個首創性、原創性方案展示了朱海團隊的驕人業績,創造了反避稅領域10 多項全國第一。
在人口多、成本低、需求旺、容量大的中國市場上,跨國公司獲得的高于本國市場的利潤,這塊蛋糕,怎么分才算公平合理呢?“得規則者,得天下!”為了在國際稅收舞臺上發出更多中國聲音、注入更多中國元素,朱海帶領他的團隊在國內率先探索與實踐了成本節約和市場溢價反避稅理論。
這兩條理論出現在了聯合國轉讓定價手冊上。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洪吉豐對此評價:“它們為發展中國家參與重新分割國際稅收蛋糕提出了理論方法,是對新的國際稅收規則的積極貢獻。”
“創新達人”
跨國公司面廣量大,如何準確判斷風險高、遵從差的避稅者呢?
以往,反避稅調查對象的選擇猶如“隔墻扔磚頭”,選中誰有較大的偶然性。而且,被調查企業的風險并不一定最高。“這顯然不利于鼓勵企業主動遵從,也不利于營造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朱海認真思考著這個問題。
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企業。在國家稅務總局和江蘇省稅務局的大力支持指導下,朱海團隊在國內率先構建了“全球一戶式”跨國公司利潤水平監控系統,用科技創新推進智慧稅務,實現跨國公司關聯交易的有效監控,跨國企業稅收遵從意識明顯提高了。
這項創新在全國得到推廣,還作為唯一基層實踐的“中國經驗”,在第一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論壇上分享,幫助沿線國家提高稅收征管能力。
“服務明星”
他不但是專家、學者、達人,還是一名響當當的“服務明星”。
某日資企業被朱海團隊實施反避稅調查,補征稅款近5000 萬元。但是,由于日本母公司已將企業轉移的利潤向本國進行了納稅申報,導致被重復征稅。朱海主動告知企業可根據稅收協定,提請中日雙方稅務當局進行磋商。依托前期高質量的反避稅工作,通過有理有節的談判,最終日本國稅廳完全認可朱海團隊的調整方案,向企業退還了雙重征收的稅款。該公司高管稱贊,江蘇是一個守國際慣例,重納稅服務的好地方。
對于愿意遵從的跨國企業,朱海團隊主動加強服務,積極推進企業與稅務機關簽署預約定價安排(APA)。
近年來,朱海團隊共推動50 多家跨國公司與主管稅務機關簽訂了APA。跨國公司獲得了急需的稅收確定性,消除了雙重繳稅風險,穩定了投資信心。截至2019年底,156 家國(境)外世界500 強跨國公司在蘇州有投資項目,此前補繳了14 億元稅款的A 集團也向江蘇子公司增資1 億多美元。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對許多外資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了不利影響,朱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呢?他和團隊第一時間聯系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等處于預約定價安排執行期的企業,了解企業受疫情影響情況,經過充分溝通協商、認真分析評估,允許企業在原約定的利潤水平基礎上單獨扣除因疫情增加的成本。
另一家世界500 強的企業提出了約定未來關聯交易利潤率的申請,但擔憂疫情影響。沒想到的是,企業很快就收到朱海團隊的視頻回復。視頻一端的朱海團隊悉心指導,每次視頻商談長達幾個小時。在10 多輪磋商后,終于順利地達成了協議。
在國際稅收領域聲名鵲起的朱海,成為各大會計師事務所和跨國大公司爭相邀請的對象。面對紛紛伸出的“橄欖枝”,朱海經常笑著說:“NO!”
說“NO”的時候,朱海很自豪,也很享受,因為初心與使命已經融入他的生命之中,他享受著代表國家與國際稅收精英過招,底氣十足;他享受著身穿稅服捍衛中國稅收權益,成就滿滿;他享受著每一次為國旗稅徽增光添彩的幸福時刻,無比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