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策“加碼升級” 支持新能源汽車駛入“快車道”
2022年09月26日
作者:楊淮 譚靖怡
編者按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再延期實施至2023年底,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本版對部分國家促進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的稅收政策進行集中報道。
2月17日,“加碼升級”后的德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開始實施。此次“加碼升級”是對2021年德國新能源汽車政策的進一步調整,調整后的政策將購車補貼金額提高50%,并且將補貼范圍擴大到部分購買二手新能源汽車的車主。
德國是世界現代汽車的發源地,汽車和汽車配件工業是德國的支柱產業。面臨全球節能減排大環境的沖擊、歐盟趨緊碳排放要求的約束,德國傳統車企紛紛轉向新能源汽車市場。
推出新能源汽車“組合拳”政策
近年來,德國政府相繼出臺了一攬子政策,以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壯大。
稅費優惠傾斜。增值稅方面,2020年將購車增值稅稅率從19%下降至16%,政策起止日期為2020年7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機動車稅方面,2016年11月出臺的政策規定,新能源汽車自上牌之日起10年內免征機動車稅,并且該政策可追溯至2016年1月1日。另外,交通部門認可、由燃油汽車改裝的新能源汽車也可享受上述優惠。個人所得稅方面,對于個體經營者在2020年1月1日—2030年12月31日新購買的電動多用途車,在購買當年可額外折舊50%的購置成本。電力稅方面,在工作場所充電可免征電力稅。此外,2014年德國通過的《新能源汽車法》給予了新能源汽車更多的道路交通特權,目的在于鼓勵提高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率。該法案已于2015年生效,有效期至2030年。法案規定:新能源汽車可享受停車費優惠或者免繳停車費;在充電站周圍,為新能源汽車設立專用停車位;一些限制車輛通過的路段,例如防噪音或防廢氣排放路段,允許新能源汽車通行等。
財政適度補貼。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規定,凈價4萬歐元以下的車,全電型汽車補貼9000歐元,插電型汽車補貼6750歐元;凈價4萬歐元~6.5萬歐元的車,全電型汽車補貼7500歐元,插電型汽車補貼5625歐元。值得一提的是,歐盟其他國家同種補貼一般最高不超過6000歐元。此外,政府還推出了各類新能源汽車推廣資助計劃,如計劃購買全電或插電大客車的公交公司,可申請環境部設立的公交車電動化資助項目,補貼金額根據新能源大客車與同級別柴油大客車綜合成本的差額確定,全電大客車補貼差額的80%,插電大客車補貼差額的40%。
完善基礎設施。2015年5月,德國政府宣布強化充電網絡建設,計劃投資約3億歐元,在全德范圍內建造1.5萬個充電站。2016年,德國頒布了《充電基礎設施條例》,明確規定充電接口標準以及充電設施安裝、運行最低要求等。2017年又對條例進行修訂,進一步明確公共充電站將建立統一的支付平臺,方便用戶充電支付。不過,2021年10月數據顯示,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德國的充電站數量并未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而有效增長。
提升研發能力。德國2007年出臺的《綜合能源與氣候計劃》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并提出要制定明確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09年出臺的《國家電動交通發展計劃》提出,到2020年和203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00萬輛和500萬輛,并成立專門的部際聯合機構和由“政產學研”相關專家共同組成的國家電動汽車平臺。《國家電動交通發展計劃》發布后的5年時間里,國家電動汽車平臺在德國聯邦政府的研究經費支持下,重點圍繞蓄電池、驅動技術、車身輕量化、信息及通信技術、充電基礎設施、整車集成技術等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領域,先后啟動了82個研究項目。
優惠政策存續引爭論
德國關于新能源汽車的“組合拳”政策,歸根結底是以強大的財力作后盾。但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大環境下,不少國家開始漸漸減少對新能源汽車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德國國內也對優惠政策的存續與否形成了兩種對立的觀點。
德國財政部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建議停止對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政策,他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提升,若繼續補貼新能源汽車將給政府造成巨大的財政負擔。德國每輛新能源汽車在生命周期內補貼最高達2萬歐元,甚至高收入群體也能無差別地享受,這在高通脹的背景下顯得十分危險。
2019年,時任德國財政部部長、現任德國總理的奧拉夫·朔爾茨曾表達對新能源汽車優惠政策的支持,認為延長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稅收優惠政策有助于提高空氣質量,更好地實現氣候目標。今年,德國交通部部長沃爾克·維辛也表示,為鼓勵更多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計劃實施巨額的新能源汽車補貼。維辛還希望政府能在汽車補貼方面更加靈活,以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洪江市稅務局
國家稅務總局澧縣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