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稅制改革報告》概述各國稅改最新趨勢
中國稅務報 2020年10月13日
作者:汪成紅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2020年稅制改革報告》,概述了最新的稅改趨勢。報告共涵蓋了40個國家的稅改情況,包括36個OECD國家以及中國、阿根廷、印度尼西亞和南非。報告評估了新冠肺炎危機之前相關國家采取的改革措施,并對一些共同的稅改趨勢作了概括。其中,中國稅制改革被首次列入該報告,報告特別對中國的個人所得稅改革和增值稅改革予以了詳細的介紹。
個人所得稅稅率繼續呈下降趨勢。2020年,大多數國家采取了降低個稅稅率和縮小個稅稅基的改革措施,以進一步增強稅法的公平性,使廣大的中低收入家庭也能從中受惠。近年來,個稅稅率下降一直是改革的趨勢之一,自2019年下半年起到2020年上半年,這種下降幅度更為明顯,且縮小家庭和低收入者的個人所得稅稅基的措施也較為頻繁。對于家庭資本利得的個稅調整則較為有限,這其中既有增稅也有減稅措施,主要包括對租金收入個人所得稅的調整,以及對小額儲蓄者個稅減免力度的加大。
社會保障費在數量和范圍上變動均較少。盡管在過去的50年中,OECD成員國中社會保障費占稅收的比重正在逐步趕超個人所得稅占稅收的比重,但從2019年下半年起到2020年上半年,降低社保費仍然是社保費改革的核心,且與前幾年相比,總體上變化較少。這證實了這一領域的改革步伐已經放慢。
企業所得稅稅率在2020年仍呈下降趨勢。與去年相同,2020年企業所得稅稅率降低較為明顯的國家仍然是那些企業所得稅法定稅率設定較高的國家。因此,這些國家企業所得稅法定稅率的進一步降低,也使得各國企業所得稅法定稅率逐步趨同。在2020年,報告所涉及的40個國家中只有2個國家的企業所得稅法定稅率仍高于30%,11個國家的企業所得稅法定稅率已低于20%。許多國家還進一步加大了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力度,以進一步刺激投資、鼓勵創新和促進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
數字經濟征稅問題成國際稅改核心。在國際稅收方面,為落實OECD和二十國集團(G20)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行動計劃,各國多采取了重大改革,繼續努力打擊跨國避稅行為,保護企業所得稅稅基。經濟數字化帶來的稅收挑戰仍然是許多國家關注的核心問題。國際社會目前也正在努力達成基于共識的數字經濟征稅多邊解決方案以應對這些挑戰。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宣布或實施了對數字服務征稅的單邊措施。
增值稅標準稅率逐步趨穩,但稅基的擴大和縮小兼而有之。由于許多國家提高增值稅標準稅率的空間已經很小,因此,這些國家開始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打擊增值稅欺詐行為和確??缇吃诰€銷售足額征稅方面,以提高稅收收入,強化增值稅制功能。另一方面,與前幾年改革不同的是,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擴大增值稅低稅率的適用范圍。而前幾年,增值稅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增加收入。消費稅的發展趨勢延續了前幾年的增稅趨勢,特別是對煙草制品和含糖飲料的增稅。
與環境有關的稅制改革在2020年繼續緩慢發展。盡管與2019年相比,與環境有關的稅改措施數量有所增加,但改革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其范圍總體上仍較為有限。大多數改革與能源使用稅有關,與往年不同的是,對運輸燃料征稅已不是改革的重點,取而代之的是,碳稅和電力消費稅成了改革的重點。運輸部門的稅制改革除了能源使用稅方面的調整外,僅限于車輛登記稅的調整和使用替代燃料的車輛減稅措施。與其他環境稅稅基有關的改革有所增加,例如對塑料和廢物的增稅措施,但改革的力度有限。
財產稅增稅趨勢明顯。與往年不同的是,人們對財產稅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之前OECD出臺的稅改報告通常顯示財產稅變更有限。但今年財產稅領域的改革步伐較快,此外,雖然前些年財產稅的改革是增稅和減稅兼而有之,但今年財產稅的改革顯示增稅趨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