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總結各國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經驗
來源:中國稅務報 2021年10月20日 作者:崔茂權 王建華 孫斌
最新一版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稅收征管2021》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介紹了世界上59個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的先進經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稅務機關不斷加大資源投入,進一步加快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報告介紹了各國稅務機關的財力和人力資源現狀,指出大多數稅務機關的預算絕對值在增加,所承擔的職責也在增加,但某些方面的預算較低。許多稅務機關采取了網絡培訓等新方式,幫助員工改進知識結構,提高業務技能。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稅法遵從風險管理
大多數稅務機關采取了更為主動的方式加強稅收風險管理,并從個人所得稅管理拓展到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管理。
依托大數據及相關技術,精準鎖定風險。報告介紹了中國稅務機關創新稅務監管方式的實踐,通過建立動態“信用+風險”稅務監管機制,對納稅人實行差異化分析,識別出存在風險的納稅人,相應地實行不同等級的風險應對措施,并嚴厲打擊稅收違法行為,維護稅收公平。報告還顯示,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等超過80%的受訪國家(地區)的稅務機關表示,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和分析工具,分析內部電子數據及第三方電子數據(包括外國稅務機關的數據),加強納稅遵從風險管理。
應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智能識別稅收風險。報告顯示,加拿大、巴西、法國等接近75%的受訪國家(地區)稅務機關表示,它們正在或者準備應用前沿技術來分析數據,以盡量減少人工介入。加拿大稅務局(CRA)利用“數據挖掘管道”,采取機器學習技術,探索數據庫中變量之間的關聯方式,快速追蹤數據、探索流程,及時智能識別各類稅收風險,并為后續分析和應對,指明更具針對性的重點領域,同時揭示數據中的潛在趨勢。
密切聯系納稅人,優化納稅服務
報告介紹了各國稅務機關期望提高納稅人稅法遵從度的不同手段。
推行數字身份驗證,守護納稅服務門戶。報告顯示,秘魯、巴西、捷克、墨西哥等國家(地區)的稅務機關利用納稅人獨一無二的生物信息,采取多步身份驗證方式防范假冒身份的問題。秘魯稅務局(SUNAT)利用生物檢測技術識別公民身份,秘魯國家身份和公民身份登記處(NRICS)通過在線設備遠程驗證指紋信息來識別申請人的身份,并在驗證完成后將結果傳輸給稅務局,之后,申請人在填報完其他法定信息后,即可在線完成稅務登記。該服務于2020年8月開始實施,已有10.5萬名公民完成了稅務登記,占秘魯個人稅務登記總量的31.6%,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發揮人工智能作用,提高納稅服務便利性和精準性。疫情推動了納稅服務進一步從線下向線上轉移,比如中國稅務機關推行“非接觸式”辦稅繳費。通過推廣手機APP、社交媒體官方賬號、自助辦稅設備等渠道,納稅人可線上辦理涉稅費事項;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深度學習等新技術,準確解答納稅人問題,精準推送優惠政策,并在疫情防控期間提供一系列定制化服務。報告顯示,中國、西班牙、俄羅斯、英國等50%的受訪國家(地區)的稅務機關通過“聊天機器人”“AI虛擬助手”等工具提供了幾乎“24×7”的全天候納稅服務。
以開放的技術生態推動三方協作,提升納稅服務自動化水平。越來越多國家(地區)的稅務機關逐步將納稅服務和稅收征管流程嵌入到第三方的納稅人業務系統(如會計軟件、業務管理軟件等)中。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的稅務機關設置了相應的制度和機構,以有效管理和支持與第三方的協作。新加坡國內收入局(IRAS)長期以來堅持與第三方建立伙伴關系,在進行公司所得稅申報時,納稅人端通過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從第三方會計軟件中提取財務數據,然后基于預定的規則將其轉化為稅務數據,自動生成申報表和相關附屬資料。經復核確認和身份驗證,納稅人可一鍵自動提交申報表。通過API,新加坡的貨物和服務稅也實現了自動無縫式申報。加拿大稅務局(CRA)成立了“API卓越中心”,制定API開發標準和基礎準則,以實現對API的有效管理。澳大利亞稅務局(ATO)設立了“數字伙伴關系辦公室”,管理數字服務提供商,逐步建立數字生態系統,并合作設計、測試和構建新產品和新服務,將其集成到納稅人現有的業務系統中。
實施敏捷開發戰略,加快數字化轉型速度
一些國家(地區)的稅務機關采取了極具創新性的方式,實施敏捷開發戰略(Agile Development)。報告介紹了荷蘭稅務局(NTA)開發實施的基于受限自然語言的RegelSpraak系統,通過該系統,荷蘭稅務局可自動、快速地調整信息系統的相應模塊以適應稅收法律和政策變化所帶來的稅務計算規則的變化。RegelSpraak的實施,有效應對了政策頻繁調整給信息系統帶來的壓力,提高了信息系統更新的準確性,還大幅降低了稅務機關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成本開支。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稅務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