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稅事看點多
來源:中國稅務報 日期:2022年2月8日
作者:何振華(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 楊淮(國家稅務總局洪江市稅務局)
梁琪(國家稅務總局桂陽縣稅務局)
舉世矚目的第24屆北京冬奧會正火熱舉行。全球冰雪健兒會聚在五環旗下揮灑奧運激情,實現奧運夢想。
世界綜合性運動會特別是奧運會的舉辦,對本國國民培養體育興趣、參加體育鍛煉、推動相關體育產業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北京冬奧會點燃了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中國實現了“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冰雪產業和區域發展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為支持舉辦北京冬奧會,中國稅務部門推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和管理服務措施。近幾屆奧運會的成功實踐表明,奧運會與經濟、稅收的關系日益緊密。2000年以來,奧運會的主辦國大多為奧運會制定過專門的財稅政策,財稅政策對成功舉辦奧運會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財稅政策在奧林匹克運動和奧運會經濟事務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現代奧運會的賽事舉辦其實是一種公私合作伙伴關系。2000年以來,幾乎所有奧運會都采取了市場運營的模式,各主辦國大多為奧運會制定過專門的稅收政策。
從賠錢到賺錢 洛杉磯奧運會首次實現贏利
翻開奧運歷史會發現,早期奧運會辦到最后大部分都是賠錢的。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是奧運會從“賠本賺吆喝”到“全球好商機”的開始,奧運會從此成為一個誘人的大蛋糕。盡管如此,舉辦奧運會就像是做生意,賠與賺都是自然現象。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了第21屆夏季奧運會。這是加拿大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為了贏得本次奧運會的主辦權,蒙特利爾市長讓·德拉皮奧提出“自籌資金”和“免費招待各國代表團食宿”。與此同時,他還向國際奧委會承諾:“在加拿大,在蒙特利爾,我們將為世界呈現一個體現真正的奧運精神,既簡樸又高品位的奧運會。”
獲得主辦權之初,讓·德拉皮奧稱:“奧運會將不再產生任何虧空。”為了履行對國際奧委會的承諾,蒙特利爾市政府主要通過增加稅收,公眾募捐,以及各種商業運作來籌集資金。
蒙特利爾奧運會最初的財政預算僅為1.2億美元,后來上升到3.1億美元,最后一路飆升至15.96億美元。最終給蒙特利爾以及整個魁北克省留下了近10億美元的債務。為了還清這筆債務,魁北克政府采取發行全民彩票、征收煙草稅等措施籌資。直到2006年6月30日,這筆債務才最終還清。
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是奧運會從“賠本賺吆喝”到“全球好商機”的開始。時任美國奧委會主席尤伯羅斯首創奧運“私營模式”:通過提升贊助門檻、付費轉播等方式,在既無政府補貼、又不能增加納稅人負擔以及不能發行彩票的情況下,通過出售電視轉播權等市場化手段廣開財源,僅花費5億美元就順利舉辦了奧運會,還實現2.27億美元贏利。奧運會從此成為一個誘人的大蛋糕。
對外國選手征稅?悉尼奧運會“開源”有道
2000年,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辦的第27屆夏季奧運會,是21世紀第一次夏季奧運會。
由于悉尼奧運會耗費了約38億美元的準備經費,澳大利亞政府不得不另辟蹊徑來“回血”,于是將目光瞄準了參賽運動員。為了向悉尼奧運會參賽運動員征稅,1998年澳大利亞稅務局還成立了一支專門針對參賽運動員和表演者的稅務團隊,并且規定:悉尼奧運會的所有參賽運動員均需向澳大利亞稅務部門提交納稅申報表,申報本人獲得的與奧運會有關的所有收入,無論收入來自何處。對某些名將來說,稅收支出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但對某些非知名運動員來說,稅收支出無疑加重了其經濟負擔。此外,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悉尼是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議會還規定,自2000年7月1日起,該州將對所有同奧運會有關的服務業及商品征收稅率為10%的稅。
最終,包括上述規定在內的一系列稅收舉措帶來了不容小覷的經濟成效——38億美元的準備經費中,約1/3由納稅人承擔。
據統計,悉尼奧運會創造了66.77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總效益180.3億美元,相當于澳大利亞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悉尼奧運會在旅游與奧運的結合上比以往任何一屆都做得更好。據澳大利亞旅游局統計,因成功申辦2000年悉尼奧運會,1994年~2004年,前往澳大利亞旅游的海外游客平均每年增加132萬人,新增加的旅游生意為澳大利亞賺取了30億澳元的外匯。
澳大利亞政府對外國選手征稅,這是參賽運動員在奧運賽場上首次面臨納稅問題,對國際奧委會來說也是萬萬沒想到。時任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匈牙利奧委會主席施密特對澳大利亞的稅收決定非常不滿。此舉給澳大利亞與其他奧運會參賽國的政治關系帶來了一定負面影響,因為其他國家必須增加對運動員的獎金投入,以補償運動員額外的稅收負擔。自此,國際奧委會和各單項體育組織開始注意到相關問題,而后的大型體育賽事,如2008年后舉辦的奧運會、2010年后舉辦的歐洲冠軍聯賽(足球)、2012年后舉辦的歐洲杯(足球)等,無一不受到悉尼奧運會的稅收政策影響。出于謹慎性原則,各國際體育機構首先會與主辦國協商并再三確認免稅事宜,而后才開展相關體育活動。
給贊助商免稅?20多萬英國民眾簽名抗議
2012年,第30屆夏季奧運會在英國首都倫敦舉辦。作為申辦2012年奧運會的一個條件,倫敦奧申委向國際奧委會承諾,奧運會期間,贊助商和體育明星將不會面臨英國嚴厲的稅收條例。英國皇家稅務和海關總署也按照與國際奧委會簽署的協議,為倫敦奧運會量身定制了《奧運會稅收條例》。
條例規定,2012年3月30日~11月8日,對從事與2012倫敦奧運會和殘奧會相關商業活動的非居民贊助商(包括合作伙伴)在奧運會上取得的利潤,免征企業所得稅。條例還規定,對所有參與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非居民個人,如參賽運動員、媒體工作人員(包括記者、技術人員和生產商)、奧運會官方代表、奧運會技術支持人員以及法官、裁判員等技術官員等,在奧運期間取得的收入(包括體育明星商業代言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而英國現行稅法規定,在英國的外國公司要按英國居民公司繳納企業所得稅,而凡來英國參加各類體育賽事的運動員取得的出場費、獎金以及一定比例的商業代言收入,應按5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奧運開幕的前一周,英國一個致力于推動社會公平的組織“38度”在互聯網上發起了一場請愿抗議活動。該組織認為,稅收優惠政策的出臺,標志著位于東倫敦的奧運賽場斯特拉特福成為世界上又一個新的、盡管是暫時的“避稅天堂”。該組織打著“停止奧運偷稅”的旗號,要求贊助商拒絕接受英國政府賦予的免稅特權。抗議活動聚集了20多萬英國民眾的簽名。
盡管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在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說,沒有贊助商就沒有奧運會,但贊助商們還是感到了壓力,包括麥當勞、可口可樂、VISA、通用電氣、阿迪達斯、寶馬汽車、歐米茄、寶潔、三星、松下等頂級贊助商均宣布放棄稅收優惠。
據英國政府估算,截至2020年,倫敦奧運會為英國帶來280億~410億英鎊的經濟增加值。自2012年成功舉辦倫敦奧運會和殘奧會以來,倫敦通過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和文化活動對當地經濟的拉動達22億英鎊。
招徠游客 韓日奧運期間減征或免征住宿稅
2018年,韓國平昌舉辦了第23屆冬季奧運會。平昌冬奧會是韓國首次舉辦的冬奧會。以本次冬奧會為契機,為進一步吸引外國游客訪韓,韓國政府于2018年實行為期1年的外國游客住宿費附加稅退稅制度。制度實行期間,在韓國酒店住宿的外國游客,可以獲得住宿費附加稅返還(金額為住宿費的10%)。
平昌冬奧會的總收入為22.45億美元,支出為21.9億美元,組委會至少獲得了5500萬美元的利潤。平昌冬奧會吸引的游客在韓國共支出了16億美元,創造了19097個就業崗位,與13.6億美元的運營成本相比,即使不包括廣播收入,僅旅游需求增加的影響就可產生凈經濟效益。據全球第一大奧運轉播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數據,平昌冬奧會的廣告收入為9億美元,比4年前索契冬奧會的8億美元高出12.5%。
2021年,第32屆夏季奧運會在日本東京舉行。因疫情原因,2020年東京奧運會不得不延期1年舉行,這也是奧運史上首次延期的盛會。為助推奧運會的順暢舉辦,日本東京都政府決定在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期間,對前來觀賽、觀光的游客及志愿者全面免除住宿稅。
據了解,近年來,由于訪日游客逐漸增多,交通擁塞和非法民宿已成為困擾日本的大問題,于是東京都從2002年、大阪府從2017年、京都市從2018年10月、福岡縣和福岡市從2020年開始,分別征收住宿稅。東京都地區的稅率為,一人一晚的住宿費在1萬日元到1.5萬日元的征收100日元,住宿費在1.5萬日元以上的征收200日元。稅收將用于接納游客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宣傳等。
為了招徠游客,扶持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遭受嚴重打擊的酒店行業,東京都決定從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底期間,免除向酒店住宿者征收住宿稅。由于奧運會延期1年,東京都隨后決定把這項優惠措施也延長1年。
對各國來說,贏得奧運會舉辦權是一件值得舉國歡慶的幸事。以下簡要介紹2000年以來部分奧運會舉辦國出臺的稅收政策。
2000年悉尼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
澳大利亞政府對國際奧委會取得的與悉尼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有關的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并且規定,進口體育用品在奧運會結束后再出口的,無須繳納關稅。澳大利亞要求參賽運動員必須在澳大利亞進行納稅申報,并對其所獲獎金、贊助和廣告收入征稅。
2004年雅典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
希臘政府出臺的一攬子稅收政策主要包括:免征雅典奧組委的所有直接稅和間接稅(不包括增值稅);免征奧組委與其交易方(包括個人或法人實體)簽訂所有合同(例如房地產租賃、援助協議等)的印花稅和其他稅費(不包括所得稅和增值稅);通過奧運會相關活動取得收入的公司或個人,均按20%的稅率征收預提稅,該筆稅款由組委會或其關聯企業代扣代繳;運動員和體育公司不可享受所得稅稅收優惠。
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和冬殘奧會
加拿大政府制定的稅收政策包括:2009年~2010年4月,國際奧委會、溫哥華奧組委、國家體育協會及其成員和參賽運動員所取得的與奧運會有關的直接收入,一律免征所得稅和預提稅;支付給國際奧委會的特許權使用費免于征收預提稅;為奧運會進口的商品免征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非居民運動員來源于加拿大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需要按規定征稅。
2012年倫敦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
英國政府為了支持奧運會的舉辦,出臺的相關稅收政策主要有:免除倫敦奧組委的企業所得稅和特定人員的個人所得稅;免除國際奧委會及其附屬機構、國家體育聯合會、贊助商和廣播公司及其雇員的所得稅;非居民運動員和開閉幕式表演者于2012年3月~2012年11月獲得的與奧運會有關的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與上述非居民運動員和開閉幕式表演者有關的關稅一并予以豁免;對參賽運動員出席贊助商活動來源于英國的所得征稅。
2014年索契冬季奧運會和冬殘奧會
索契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俄羅斯首次舉辦的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此,俄羅斯政府制定了多項稅收減免措施:免征國際奧委會、國家體育聯合會、贊助商和廣播公司等的所得稅;免征參賽運動員比賽期間所獲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準許俄羅斯臨時從事奧運會相關活動的個人(媒體代表、國際奧委會和國家奧委會的代表以及教練員)適用特殊稅收減免規則,但前提是符合條件的個人12個月內在俄羅斯累計停留時間少于183天;免征國際奧委會、國家奧委會及其代表團、媒體、贊助商和供應商為開展官方活動和履行自身義務而進口、使用、再出口貨物和材料的關稅,并且免征上述群體銷售商品、提供服務時所產生的增值稅。
2016年里約熱內盧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
巴西政府出臺的支持奧運會發展的稅收政策主要包括:國際奧委會及其關聯企業、國家奧委會、國際體育聯合會、世界反興奮劑機構、體育仲裁法院、里約奧組委、賽事贊助商、媒體和廣播公司及非居民個人都可享受所得稅減免;上述特定機構和人員為協助奧運會而進口貨物和服務,免征關稅;上述特定機構和人員在奧運會結束后再出口的貨物,免征關稅。
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會和冬殘奧會
平昌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韓國首次舉辦的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助力冬奧事業,韓國國會審議的《2015年稅法修訂案》規定:對參加平昌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運動員、教練員和相關企業減免個人所得稅、法人所得稅和增值稅等;2018年實行為期1年的外國游客住宿費附加稅退稅制度。
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
因疫情原因,東京奧運會不得不延期1年舉行,這也是奧運史上首次延期的盛會。為助推奧運會的順暢舉辦,日本東京都政府決定: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期間全面免除住宿稅;將奧運會參賽團體最高300萬日元(1美元約合114.95日元)的所得稅免征額度上調至500萬日元;東京奧組委發放給奧運獎牌得主的獎金全額免稅,但為奧運會參賽團體所獲獎金設定免征稅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