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對第三版黑名單避稅地實施制裁
經過調整,歐盟避稅天堂第三版黑名單出爐。歐盟首次表示,要對避稅天堂黑名單上的國家(地區)采取制裁。歐盟稱,這樣做有利于世界各國(地區)營造公開透明的稅制環境以及在全球推廣良好的稅收治理。
近日,歐盟繼1月調整避稅天堂黑名單后再次出手。在新一輪調整中,新納入黑名單的3個國家(地區)全部來自加勒比海地區。值得關注的是,歐盟首次提出將針對避稅天堂黑名單上的國家(地區)采取嚴厲制裁措施。
避稅天堂黑名單三個月更新兩次
公布“不合作稅收管轄區”名單是歐盟在全球限制非法避稅、促進公平課稅計劃的一部分。2016年2月,歐洲委員會在其有效征稅的外部戰略中提出了這一計劃,并于當年5月獲得批準實施。
2017年12月,歐盟首次公布了“不合作稅收管轄區”名單,不能滿足國際稅收良善治理標準且對歐盟成員國的稅制形成威脅的17個國家(地區),被列入黑名單;雖未能滿足歐盟稅收透明性的要求,但承諾將會予以改善的47個國家(地區),被列入灰名單。
當時,歐盟公布的避稅天堂第一版黑名單中包括美屬薩摩亞、巴林、關島、韓國、馬紹爾群島、納米比亞、帕勞、巴拿馬、圣盧西亞、薩摩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斯等國家和地區。
黑名單發布后,巴巴多斯、格林納達、蒙古、突尼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8個國家(地區)迫于壓力,陸續在政治層面上承諾與歐盟進行稅收合作。今年1月,歐盟宣布將上述8個國家(地區)從黑名單上移除,但仍須納入灰名單觀察。這樣第一版黑名單上剩下的9個國家(地區)就登上了第二版黑名單:美屬薩摩亞、巴林、關島、馬紹爾群島、納米比亞、帕勞、圣盧西亞、薩摩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3月中旬,歐盟財長會議再次就避稅天堂黑名單問題進行討論時,決定將巴林、馬紹爾群島以及圣盧西亞從黑名單上移除,將巴哈馬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圣基茨島納入。經過此次“三進三出”的調整,歐盟避稅天堂第三版黑名單仍為9個國家(地區):美屬薩摩亞、關島、納米比亞、帕勞、薩摩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巴哈馬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和圣基茨島。
由于加勒比海地區部分國家(地區)2017年受到颶風的影響,歐盟延期評估了其稅收透明標準。巴哈馬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和圣基茨島三個加勒比海地區國家被納入第三版黑名單,正是審核期延后因素造成的。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從黑名單上“摘帽”的國家(地區)的具體承諾內容,歐盟并未公開。主管稅務的歐盟經濟事務專員皮埃爾·莫斯科維奇指出:“歐盟的避稅天堂黑名單是一個動態性的文件,如果相關國家(地區)未能履行其就改善稅收體系所做出的承諾,那么這個名單將會越來越長。”
對避稅天堂黑名單負面評論居多
歐盟的避稅天堂黑名單公布后各界的反應不一,但大多為負面評論。
在第一版黑名單公布后,稅收公平網首席執行官亞力克斯·科巴姆就指出,黑名單似乎是歐盟出于政治目的去詆毀其最不喜歡的國家,敗壞這些國家的名聲,而不是基于客觀標準評出的避稅天堂。因為黑名單將關島、蒙古和美屬薩摩亞這些幾乎不可能存在離岸業務的國家(地區)列入,而將開曼群島這樣著名的離岸中心排除在外。
第二版黑名單修訂時,歐盟將巴拿馬從黑名單移除更是遭到強烈譴責。因為正是2016年的“巴拿馬文件”事件促使了歐盟建立避稅天堂黑名單,將巴拿馬從黑名單中移除顯然使歐盟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反避稅行動的形象大打折扣。
第三版黑名單更是引起了加勒比海國家(地區)的反感。東加勒比海國家組織主席艾倫·沙塔內指出,近年來,歐盟不再給予加勒比海地區香蕉和糖的優先市場準入權,還對產自加勒比海地區的其他產品實行非關稅壁壘,迫使這一地區依賴于金融服務。歐盟的決策大多都是以犧牲較小的經濟體為代價來促進自身利益的實現。
此外,三版黑名單中均沒有歐盟國家也飽受詬病。事實上,馬耳他和盧森堡等歐盟成員國也是全球聞名的避稅天堂。
歐盟擬對黑名單上榜者進行制裁
雖然被列入避稅天堂黑名單,相關國家(地區)將面臨聲譽受損害的后果,但此前歐盟并未提出對黑名單上的國家(地區)采取制裁措施。
然而,在公布第三版黑名單后,法國財政部部長布魯諾·勒梅爾表示:“對相關國家(地區)公開點名和譴責還不夠,應當實施嚴厲制裁!”
近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已制定相關方案,以確保歐盟外部發展以及投資資金不流入歐盟“不合作稅收管轄區”黑名單上的國家(地區)。同時,委員會呼吁國際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參與歐盟預算管理的機構對黑名單上的國家(地區)內部政策進行審查。
歐盟表示,對避稅天堂黑名單上的國家(地區)采取制裁,有利于世界各國(地區)營造公開透明的稅制環境以及在全球推廣良好的稅收治理。
(2018年4月10日 何振華 李婷 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