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10年 瑞銀終被認定協助客戶逃稅
來源:中國稅務報 日期:2022年1月11日
作者:陶九虎(國家稅總局湖南省稅務局國際稅收管理處)
朱莎 彭婷(國家稅務總局衡陽市南岳區稅務局)
近日,瑞士瑞銀集團(UBS,以下簡稱“瑞銀”)收到了來自法國巴黎一家上訴法院的判決。根據判決,瑞銀因協助法國客戶逃稅,被處以高達18億歐元的罰金。
手段繁多幫客戶逃稅
這筆天價罰款起源于10年前4名瑞銀(法國)前雇員的舉報。2011年3月,法國政府開始對部分隸屬瑞銀瑞士總部的雇員在法國的跨境業務招攬行為進行調查,搜集了大量文件資料并問詢了許多瑞銀客戶、員工及前雇員。
法國政府發現,瑞銀派員工潛伏到法國的高爾夫球場或高級音樂館等高端場所,結識富商名流推銷業務,幫助客戶逃稅則是瑞銀吸引富人關注的重要手段。
2014年,法國政府在掌握充分證據后約談了瑞銀,要求瑞銀繳納11億歐元的罰款及稅收賠償金。雙方對罰金數額未達成一致導致談判破裂,之后案件于2018年10月進入司法程序。
2019年2月,巴黎輕罪法庭裁定瑞銀“洗白稅務欺詐行為”“非法招攬客戶”罪名成立,決定對其處以45億歐元罰金(含37億歐元罰款和8億歐元稅收損失賠償金),瑞銀不服判決提出上訴。
經過2年多的繼續調查后,巴黎上訴法院于2021年12月作出維持原判罪名的裁定。上訴法院認定,2004年~2012年,瑞銀通過開設離岸公司、設立信托基金、簽訂陰陽合同等方式,幫助客戶將未進行納稅申報的資金轉移至瑞銀。案件涉及近3.8萬名法國富人,逃稅金額約110億歐元。法院還指出,瑞銀在協助客戶逃稅方面是系統性的,如內部員工招攬客戶時使用沒有瑞銀標識的名片,裝備可快速刪除數據軟件的電腦,為客戶取代號以防信息泄露等。種種手段,宛如諜戰。
雖然巴黎上訴法院仍然認定瑞銀協助客戶逃稅,但此次判決的罰金從2019年的45億歐元下調到18億歐元(含10億歐元罰款和8億歐元稅收損失賠償款)。
瑞銀高層人事大地震
瑞銀是瑞士最大的銀行集團,總部位于蘇黎世,在50多個國家設有辦事處,雇員超過8萬人,主要業務覆蓋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投資銀行和證券服務等,靠著數百年來對信息保密的極致要求,再加上嚴苛的法律約束,被譽為“全球最安全的銀行”。但也正因為如此,許多富豪鉆法律的空子,通過在瑞銀設立賬戶隱匿資產和所得。瑞銀也越來越多地與逃稅、洗錢、腐敗等聯系在一起,因而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以及多國政府的強烈抨擊。
2021年,瑞銀面對的逃稅指控并非只在法國。2021年11月,瑞銀與比利時當局達成和解協議,結束另一樁近10年的調查。比利時檢察官辦公室的指控與法國相似,稱瑞銀雇員在比利時非法招攬生意,并幫助客戶逃稅。根據和解協議,瑞銀同意就2005年~2013年的逃稅指控支付4900萬歐元的罰款,但并未認罪。同時,比利時當局撤銷了對瑞銀涉及洗錢和從事有組織犯罪的指控。
瑞銀幫助客戶逃稅等不合規行為,對其經營產生了較大影響,股東對管理層的不滿加劇。瑞銀現任董事長阿克塞爾·韋伯曾表示,法國稅務案件是他要解決的優先事項之一。此次的判決可能進一步加速瑞銀高層人員大洗牌,繼拉爾夫·哈默斯2020年接替塞爾吉奧·埃爾默蒂擔任首席執行官、莎拉·楊伍德2021年12月接替柯特·加德納擔任首席財務官,韋伯的董事長職位據悉也將由前摩根士丹利頂級銀行家科爾姆·凱勒赫接替。
收到判決后,瑞銀表示不接受可能危及其他管轄區業務的有罪判決,將在對上訴法院的判決進行全面評估后,以股東的最大利益為導向確定下一步行動。目前,瑞銀已向法國最高法院再次提出上訴,并撥劃了4.5億歐元作為支付罰金的準備金。近年來,對歐洲銀行業的訴訟處罰力度有所下降,因此,通過再次上訴并與法國政府協商,瑞銀或許能進一步降低罰金數額。
銀行客戶信息保密制度松動
瑞士銀行業有著嚴格的銀行客戶信息保密制度。1934年出臺的《銀行保密法》規定,除非有確鑿證據證明客戶存在犯罪行為,否則賬戶信息受到永久性保護,銀行透露客戶信息是違法的。
此次法國對瑞銀的判決因罰金數額巨大而受到關注,但實際上,法國并不是第一個因調查逃稅而對銀行客戶信息保密制度說“不”的國家。早在2008年,美國政府就曾經指控瑞銀協助美國富人通過開設離岸賬戶逃稅,每年給美國造成逾千億美元的稅收流失。很多歐洲國家也因富人逃稅問題而與瑞士積怨已深。面對不斷增大的國際社會壓力,瑞士銀行業曾經引以為豪的保密制度開始松動:2004年,瑞士銀行業禁止匿名轉賬;2009年,修改《銀行保密法》,開始協助各國調查逃稅案件;2013年,執行美國《海外賬戶稅收遵從法案》(FATCA),美國居民在瑞士的賬戶信息不再保密;2018年,瑞士稅務當局根據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同部分國家(地區)的稅務部門交換了約200萬條信息;2021年,瑞士已與上百個國家(地區)實現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