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歐盟稅改有哪些進展
2024年01月09日 作者:朱倬顯 唐亞中 唐淳璟
《2023年度稅收報告》評估了近期歐盟成員國的稅收改革推進情況,以及當前在稅收改革方面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并從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環境稅等方面詳細闡述了歐盟成員國在優化稅收制度上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效。
近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2023年度稅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通過細化指標對歐盟成員國稅收制度的設計和實施效能等進行了分析研究,以幫助歐盟決策者改善稅收制度的運作模式,優化稅收政策的制定和落地。
改革稅收制度勢在必行
報告指出,近年來,新冠疫情、俄烏沖突等,已深刻地影響了社會經濟和稅收體系的運行構造。為支持企業活動和紓緩疫情、通貨膨脹等對家庭造成的影響,歐盟成員國不得不出臺各項支持企業和居民家庭的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政策,導致各成員國的赤字和公共債務在最近幾年水漲船高,社會整體通貨膨脹率急劇上升。2023年通貨膨脹率攀升雖有所放緩,但增幅依然高達6.7%,遠高于歐洲央行在2023年年初設定的總體通貨膨脹率控制目標。
面對困難和挑戰,報告提出了推進稅收制度改革需要堅持的四項原則:公平、高效、簡便和可持續。
報告強調,歐盟成員國不僅需要解決好自身面臨的實際困難,還要充分考慮并應對當前世界經濟和社會正在經歷的結構化轉型帶來的影響。其中包括人口變化、勞動力市場變化、數字化、全球化、氣候變化、貧富差距擴大以及全球貿易重構等。報告指出,這些結構性的變化已深刻影響到現行歐盟稅收制度的可持續性,為了與當前和未來的經濟、人口和社會發展保持一致,進行稅制改革變得越來越緊迫。例如,歐盟國家嚴重依賴勞動稅收入,而當前歐盟人口日趨老齡化,總人口預計從2030年開始下降,若不及時優化勞動稅政策,隨著勞動年齡人口比例的下降,相關稅收收入的減少,養老金等福利的支出將不可避免受到影響。同時,技術進步和數字化也催生了大數據、數字加密資產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如何做好相關的稅收征管也是當前歐盟稅收制度亟須改革的重點難點。
報告同時還指出,目前140多個國家已同意按15%的稅率征收全球最低稅,2022年底歐盟也通過了自己的全球最低稅提案,所有成員國都承諾將執行這一提案。歐盟成員國要深化企業所得稅稅制改革,使其與全球最低稅政策相匹配。
稅收制度改革有哪些進展
構建公平有效的個人所得稅體系。報告指出,個人所得相關稅收(包括個人所得稅、勞動稅和社保費等),不僅在創造收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還是重要的收入再分配工具。然而,從1995年到2022年,除希臘、葡萄牙和拉脫維亞外,實施累進制個人所得稅稅收制度的歐盟國家的個人所得稅最高一檔稅率均出現下降情況,由此導致依靠通過個人所得稅對高收入人群的收入進行再分配的效能減弱。同時,相關數據還顯示,歐盟最富有的1%人口掌握著全部財富的25.6%,而歐盟許多成員國不征收財富稅。
報告指出,設計得當的稅收政策可以在決定可支配收入的分配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勞動稅可能仍然是歐盟國家公共預算資金的主要來源。盡管如此,擴大稅基和稅收優惠政策組合,包括實施獨立申報制度,提高婦女等群體的勞動市場參與度,調整個人所得稅超額累進數級,延緩通貨膨脹帶來的消極影響,以及通過精心設計并逐步開征行為稅(包括環境稅)、財產稅(包括繼承稅、遺產稅)和資本收入稅,可以幫助創造收入,鼓勵可持續行為,并解決收入不平等問題。
確保企業所得稅政策兼顧保障稅收收入與創新發展。報告強調企業稅收在增加歐盟成員國稅收收入方面的作用,同時分析探討了歐盟成員國如何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吸引企業投資,以期激活市場活力。
報告指出,企業所得稅仍然是歐盟成員國重要的稅收來源。盡管如此,過去10年歐盟成員國企業所得稅法定稅率大多保持下降趨勢。2023年初,歐盟成員國企業所得稅平均法定最高稅率為21.5%,比2009年降低2個多百分點。報告提出,基于有效平均稅率的評估模型可以測算企業所承受的實際稅收負擔,測算結果顯示,當前在歐盟的企業所承受的企業所得稅平均有效稅率已從2008年的約21.1%降至2022年的15.8%。但由于各成員國企業所得稅制度不同,歐盟各成員國的法定稅率和實際有效稅率差異很大。稅制的復雜性導致部分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在歐盟內部市場缺乏加大投資的意愿。與此同時,報告也指出,過于低效的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一攬子稅收優惠政策組合,破壞了公平有效的營商環境,加劇了稅收制度的復雜性,同時也增加了各成員國政府的運營成本。在此背景下,歐盟正在通過各種舉措試圖確保有一個更公平、更簡單、更確定的稅收環境來支持企業發展,例如全力推進全球最低稅的落地實施、逐步清理復雜冗余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通過《更快、更安全地減免超額預扣稅指令》解決跨境投資的稅收障礙等。
增值稅數字化帶來新的改變。增值稅是歐盟另一個最重要的稅收來源之一。報告在概述增值稅在歐盟成員國家中作用的同時,也提及了歐盟成員國近年來在增值稅申報等事項上的進展,分析了數字化對稅收遵從成本的影響,并討論了增值稅數字化給優化稅收征管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報告強調,增值稅涉稅事項數字化的引入有助于提升稅收征管效能、降低企業遵從成本以及打擊稅務欺詐和逃稅等行為。例如,通過增值稅電子申報系統,企業能夠快速計算應納稅額,及時跟蹤并反饋相關涉稅事項。近年來,在意大利成為第一個強制企業使用增值稅電子發票的歐盟成員國后,越來越多的成員國開始或嘗試引入增值稅電子申報制度,其中大多數要求企業使用增值稅電子發票。這也導致歐盟境內多套增值稅電子申報系統并行的情況,不利于歐盟內部稅務部門之間的合作,也無形中增加了歐盟內部市場企業的遵從負擔。因此,歐盟委員會提出了數字時代增值稅倡議,該倡議意圖建立統一的歐盟內部市場交易的增值稅電子申報系統和規格一致的增值稅電子發票模板,以期減輕納稅人稅法遵從成本,提高歐盟成員國稅務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效率。
推進環境稅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報告提出,歐洲環境署的資料顯示,歐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環境和氣候變化挑戰,氣候變化、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對歐盟成員國供應鏈和生產能力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開征環境稅(即能源稅、交通運輸稅、污染稅和資源稅)可以幫助歐盟成員國實現氣候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政策目標。
報告指出,當前環境稅在許多歐盟成員國仍未得到充分利用,其稅收總額僅占歐盟總稅收收入的5.5%。能源稅占歐盟環境稅總收入的78%,其次是交通運輸稅(占環境稅收入的18%)、污染稅和資源稅(合計約占環境稅收入的3.5%)。在此背景下,歐盟污染物排放交易體系規則的修訂提供了一條助力歐盟成員國加速減排的新途徑,其中重要的舉措是到2034年逐步取消免費污染物排放配額的分配。
報告同時還介紹了歐盟《歐洲綠色協議》,提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鼓勵投資尖端研究和創新,以及保護歐洲自然環境的一系列措施中的稅收和監管措施的進展。這些進展包括:重新制定能源稅收指令,審查歐盟成員國對能源產品和電力資源進行稅收征管的方式,鼓勵所有人實現能源綠色化轉型;構建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該體系對涵蓋的運營商可排放的某些溫室氣體總量設定了上限;建立碳邊境調節機制,對進口的碳密集型產品征收稅款,稅額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下對國內可比產業征收的費用相一致。
構建高效、可持續的稅收征管體系。報告還討論了評估稅收征管質效的影響指標,并探討了歐盟成員國如何優化稅收征管手段。報告指出,雖然在稅收征管工作效率指標方面,歐盟成員國的表現存在很大差異,但各成員國取得了共識,即稅收數字化提高了稅收征管工作的效能。歐盟成員國之間需加強稅務領域的合作,以解決避稅和逃稅問題,從而實現打擊濫用稅收優惠行為和增加歐盟成員國稅收收入的目標。例如,歐盟委員會于2021年提出了一項禁止在歐盟境內利用空殼公司避稅的指令提案,目前該提案正在歐盟理事會進行討論。
報告還指出,需要注意的是,加密資產的興起給稅收征管帶來了挑戰,稅務部門追溯和評定納稅人收入和財富變得更加困難。對此,歐盟成員國之間行政合作的持續改善可以促進歐盟稅務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與交流,從而解決稅務欺詐、逃稅和避稅問題。例如,2023年6月,歐盟理事會就稅務領域行政合作指令修正案達成一致,主要涉及加密資產交易收入信息和加密資產交易信息的報告和自動交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