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稅務局積極推廣服務貿易等項目對外支付稅務備案電子化,40天完成對外支付金額達1.8億元
原標題:河北省40天完成對外支付金額達1.8億元
河北日報訊(通訊員彭雪婧 記者馬建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河北省稅務局為減輕疫情對全省外向型企業的影響,積極推廣服務貿易等項目對外支付稅務備案電子化等一系列“非接觸式”辦稅服務,大大提升企業付款時效,助力疫情防控和企業復產擴能。據統計,1月20日至2月28日,全省共受理電子對外支付備案40余份,累計對外支付金額達1.8億元。
圖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財務人員通過電子稅務局辦理對外支付稅務備案。河北省稅務局提供
對外支付稅務備案電子化是河北省稅務局與省外匯局不斷深化合作,開發的對外支付服務功能。企業只要登陸“河北省電子稅務局”相應模塊錄入備案信息,持系統生成的備案編號前往銀行進行查驗,通過后當場付匯,可輕松完成對外支付。與傳統辦稅服務廳受理紙質備案表的方式相比,不僅將備案至付匯的時間由原來的2至3天縮短至幾小時甚至幾分鐘,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還實現了備案信息在稅務局、外匯局及銀行三部門之間的實時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當前疫情防控階段,對外支付稅務備案電子化成為企業辦稅全天候、人員“零接觸”的放心之選。今年2月以來,秦皇島的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電子稅務局辦理對外支付稅務備案12份,累計支付金額折合人民幣4156萬元。該公司財務負責人孫雪坤表示,電子支付稅務備案電子化大大提高了企業大額對外付匯業務的時效性,提升了企業的市場反應速度,從而優化了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尤其在疫情期間,這一服務充分發揮了信息化的優越性,既為納稅人提供便利,也對疫情進行有效防控。
為鼓勵境外投資者在華投資,我國對境外投資者從中國境內居民企業分配的利潤直接投資于非禁止類外商項目實行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政策。疫情期間,全省稅務系統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積極向納稅人宣講此政策,跟蹤服務,對納稅人在享受政策過程中的疑點難點問題及時回復。
2月1日,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進口物資免稅政策的公告》,省稅務局第一時間向基層單位就此項業務可能涉及的對外支付國際稅收業務問題進行了明確,同時與省外匯管理局溝通協調,確保政策執行口徑一致,避免出現企業多頭跑、重復跑的問題,切實幫助企業輕裝上陣、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