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MAP案件增長趨勢短期內不變
日期:2020年12月16日 作者:于坤程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煙臺市稅務局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舉辦在線論壇,慶祝第二個國際稅收確定性日,并發布2019年相互協商程序(MAP)統計數據報告。
MAP是當今國際社會處理解決跨國稅收爭議、提高稅收確定性的重要方式,它是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第14項行動計劃的最低標準,即要求各國稅務機關按照一定的標準,及時啟動MAP處理跨國涉稅爭議案件,以提高結案效率,消除重復征稅。包容性框架所有成員均承諾及時完整地通報MAP數據,本次發布的2019年MAP統計數據報告,包括2020年之前加入包容性框架的105個成員的相關數據,幾乎涵蓋了全球所有MAP案件。
報告顯示,全球MAP案件處理呈現以下趨勢:
案件數量持續上升。2019年,全球平均每天啟動7個MAP案件(轉讓定價案件3件和其他案件4件),當年新增2700件,轉讓定價案件同比增長20%,其他案件增長10%,新增數量與2016年相比幾乎翻番。據OECD估計,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是隨著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公眾對MAP的了解與信任不斷提升,新增案件數量增長趨勢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結案速度相對較慢。各司法管轄區稅務局2019年結案數量超過2018年,2019年結案的轉讓定價案件比2016年增加約50%,其他案件增加約70%。盡管各稅務局結案能力進一步提升,但是由于結案數量增幅落后于新增案件數量增幅,大多數司法管轄區稅務局的庫存MAP案件仍在增加。包容性框架成員中,2019年初庫存案件最多的是德國,當年新增數量659件,結案615件,年末庫存未解決MAP案件的數量達到1242件。
爭議解決率整體較高。在2019年結案的轉讓定價案件中,爭議得到完全解決的案件占比85%,同比提升5個百分點。其他案件中,爭議完全解決的占比70%,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只有2%的案件在未達成協議的情況下結案,比例與上年持平。
案件解決時間仍然較長。2019年結案的MAP案件平均持續時間為25個月,其中轉讓定價案件31個月,其他案件22個月。在案件總量超過或接近100件的國家中,英國、挪威和盧森堡結案速度最快,分別為10個月、12個月和13個月。報告顯示,2019年底未解決的庫存案件中,超過1/5已延宕4年。對部分司法管轄區稅務局而言,BEPS第14項行動計劃最低標準出臺前,就已發起的案件在所有未結案案件中占比高達40%。
報告還按司法管轄區詳細披露了包容性框架各成員2019年MAP情況的各項數據信息。為推動MAP持續改進,2021年初,OECD將舉辦評估BEPS第14項行動計劃的公眾咨詢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