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走出去”背后的中國稅務力量
2022年09月19日版次:07 作者:劉麗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中國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作用,主動貼合企業在境外經營不同發展期的稅收服務需求,打造稅收助力企業“走出去”的特色服務高地。以廣東為例,作為廣東省稅務系統最早從事境外稅收工作的一名老兵,我有幸見證了10年來稅收護航企業“走出去”的精彩進程。
做企業強大的靠山
落實跨境稅收優惠政策能讓企業獲得實實在在的幸福感,而如何精準滴灌、讓企業感到“走出去”背后有強大的靠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還記得某集團負責人曾經說:“新冠肺炎疫情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國家不遺余力地幫助我們,給了我們戰勝困難的底氣和信心。”2011年,該集團應埃塞俄比亞總理的邀請赴埃投資生產,建成9條現代化生產線和配套的材料廠,在當地安置就業6000人,成為中埃兩國經貿合作的典范項目。但疫情發生后,企業存在資金方面的困難。廣東稅務借助大數據,主動收集分析疫情防控捐贈企業信息,發現該集團符合條件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迅速通過微信視頻指導企業準備好備案捐贈材料,幫助企業享受政策紅利。這只是廣東稅務人在疫情期間服務“走出去”企業的一個舉措,背后折射的是中國稅務力量推動企業勇闖“一帶一路”的強大支撐。
助“走出去”企業“站穩腳”“扎下根”
千里之行,行穩方能致遠,企業不僅要平穩“走出去”,還要“站穩腳”“扎下根”。為此,我們率先在省內建設“走出去引進來稅收服務中心”;建設“走出去”企業信息動態維護機制,定期為“走出去”企業開展稅收風險體檢;橫向搭建跨部門聯動機制共享“走出去”企業信息,縱向建立“省—市—縣”三級響應機制。還成立由英、法、德等外語人才組成的多語種稅務青年工作室和服務隊。
還記得2021年12月,廣東一家出口型全球隔熱涂料公司準備到德國投資,但對于德國稅制和享受稅收協定待遇方面存在困惑。我們的多語種團隊得知企業需求后,為企業精心編制了雙語稅收指南,推送《“走出去”稅收指引》和《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二維碼,幫助企業勇敢出海。企業負責人點贊道:“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我們享受到了德國當地的稅收優惠。我們將開足馬力加油干,將實實在在的稅收紅利轉化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動能。”
做好企業的“娘家人”
各地稅務部門努力做好企業的“娘家人”,創新手段、豐富載體,優化跨境稅收服務。廣東稅務部門率先實現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全流程網上辦和“免填單”功能,最快可實現當天出證;首創境外稅收風險“云端”綠色通道,暢通“走出去”企業國際稅收風險及爭議的解決途徑。
今年4月,有一家專注于即時檢驗技術研發的生物技術企業準備到美國拓展業務,如果通過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小型企業資質認定,則可享受FDA提供的50%~70%相關費用減免,而其中一項資料就是主管稅務部門開具相應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證明。接到企業訴求后,稅務部門發現申請辦理的事項沒有現成的稅收征管流程,于是立刻組成工作團隊為企業“一對一”服務,指導企業及時與美國藥監部門保持緊密溝通,對稅收證明出具的模板、樣式、范圍以及匯率等方面進行多次協調和調整,最終成功開具首張FDA小型企業資質認證收入證明。企業負責人感激地說:“稅務部門為我們開出的證明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
回首10年,中國稅收服務“走出去”工作漸臻佳境。展望未來,中國稅務部門將繼續助力更多企業走出國門,走上世界經濟大舞臺。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國際稅收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