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球稅收治理貢獻“中國方案”
2022年09月19日版次:05 作者:廖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步履不停,經濟潛力持續釋放,對外資企業的吸引力始終強勁,共建“一帶一路”進展和成果遠超預期,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
十年來,我國稅務部門積極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致力于推進構建合作共贏的國際稅收體系,助力“引進來”“走出去”,深度參與國際稅收治理,在國際稅收規則制定中發出“中國聲音”,為全球稅收治理貢獻“中國方案”。
這十年,中國稅收協定網絡不斷拓展。截至目前,我國稅收協定網絡已覆蓋112個國家(地區),基本涵蓋了我國對外投資主要目的地以及來華投資主要國家(地區),為跨境納稅人避免雙重征稅,提高稅收確定性,降低在東道國的稅收負擔,促進我國與協定對方國家(地區)之間的投資與經貿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協定框架下,與有關轄區稅務主管當局開展相互協商,為納稅人消除重復征稅約283億元,切實減輕了納稅人負擔。
這十年,稅務部門對“走出去”企業的服務不斷升級。針對我國對外投資主要國家(地區)共發布104份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成為對外投資稅收服務的拳頭產品,極大方便了“走出去”企業了解東道國稅收政策。發布并修訂涵蓋99個具體涉稅事項的《“走出去”稅收指引》,為“走出去”納稅人提供權威稅收制度索引,幫助其規避境外投資稅收風險。全國稅務系統年均舉辦宣傳輔導活動超千場次,介紹相關稅收政策和稅收服務“一帶一路”舉措,有效幫助納稅人了解稅收政策,防范稅收風險。
這十年,“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不斷深化。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國家稅務總局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積極發揮稅收職能作用,逐步構建起稅收服務“一帶一路”合作平臺。2019年4月,第一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浙江烏鎮召開,正式建立合作機制。目前,合作機制理事會成員已增加至36個,觀察員增加至30個,“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朋友圈”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合作機制已成功舉辦包括第二屆論壇在內的4場高級別會議、10場工作層業務研討會、20余場專題會議,邀請相關方圍繞稅收征管信息化、稅收爭議解決、稅收協定等熱點議題開展交流,為各方互學互鑒、溝通合作搭建務實有效平臺。2022年,合作機制入選《國際稅收評論》“2021-2022年度全球稅收前50”名單,是全球唯一入選的稅收合作平臺。
這十年,中國在國際稅收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不斷增強。2013年,國家稅務總局積極參與二十國集團(G20)委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啟動的“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行動計劃”(BEPS),向OECD提交立場文件50多份、意見千余條,為該項目成果的順利完成做出了實質性貢獻。至此,在稅收領域,中國從國際規則被動的執行者、跟隨者,逐漸發展成為國際規則主動的參與者、制定者。2021年,中國加入應對經濟數字化稅收挑戰“雙支柱”方案多邊共識。作為共識的推動者,中國財稅部門積極通過多邊協商解決全球共同問題,并妥善維護中國稅收利益,向世界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同時,稅務總局積極參與《OECD跨國企業與稅務機關轉讓定價指南》和《聯合國發展中國家轉讓定價實用手冊》修訂工作,將中國觀點融入到國際規則的修訂中。參與稅收透明度和情報交換全球論壇,推動實施《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和《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
這十年,國際稅收合作交流不斷深化。我國稅務部門共與18個重點國家(地區)簽署了合作備忘錄。2013年我國積極推動召開首屆金磚國家稅務局長會議,開啟了金磚國家間稅收合作新征程。2016年,承辦第十屆稅收征管論壇(FTA)大會,會議期間簽署雙邊或多邊稅收協定及達成合作意向11 個,被時任FTA主席愛德華·楚普譽為“FTA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大會”。2017年,主辦第五屆金磚國家稅務局長會議,簽署金磚稅務合作的第一份機制性文件——《金磚國家稅務合作備忘錄》,首次以官方文件將金磚國家稅收領域合作上升至制度層面。2018年,主辦第48屆亞洲稅收管理與研究組織(SGATAR)年會(2019年,第49屆年會決定改名為亞洲—大洋洲稅收管理與研究組織年會,英文縮寫不變),各成員就分享改善稅收營商環境先進做法、探索合作開展能力建設項目等內容達成重要共識。盡管近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發展面臨巨大挑戰,我國稅務部門依然通過信函、電話、視頻等方式保持與多國稅務部門和有關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立場協調、經驗分享。2020年以來,線上參加各類雙邊會談、國際會議共50余次,其中稅務總局領導出席金磚國家稅務局長會議、FTA指導委員會會議和第50屆亞洲—大洋洲稅收管理與研究組織(SGATAR)年會,并在會上介紹了我國稅務部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有關經驗做法和稅收征管改革進展,為應對疫情沖擊,促進全球經濟復蘇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十年,外派稅務人員工作不斷突破。我國稅務部門共向我駐外使領館、國際組織和國外大學派出110名稅務干部,首次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派出人員,推動向OECD派駐人員名額由1人增至3人,國際組織派駐渠道和規模實現新突破。外派人員認真落實稅務總局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前哨”優勢,配合國內稅收中心工作完成多項專題調研,為借鑒更多有益國際經驗增添新渠道。
我國已開啟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稅務部門將進一步健全合作共贏的國際稅收體系,積極參與全球稅收治理,發出更加鏗鏘有力的“中國聲音”,貢獻更加完善有益的“中國方案”,為服務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